ta说
2018级优秀毕业生学习生活经验分享
大学的四年时光总是悄无声息般流过,但却每一笔都浓墨重彩,2018级的师兄师姐们也在不知不觉间迎来了毕业季。在过去四年的磨砺与成长中,2018级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分别在学业发展、竞赛科研、学生工作、社团活动等不同领域发光发热、有所成就。
本次系列分享活动,商院moment邀请了其中几位优秀毕业生代表,和大家分享他们成长、成才的故事和经历。
第一名分享人,我们邀请到了优秀毕业生刘鸿杰来谈谈他的经历和体悟。
一词分享会|关键词
平衡
刘鸿杰
工商管理1803班学生
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请确立并坚持你所认可的优秀,
即使今后有所变动。”
一、保持完成学习任务与个人思想拓展之间的平衡
本科期间学习任务的完成是在普遍评价体系下的大学生主要任务,在本校学习成绩跟奖学金、评优评先、保研等激励呈明显的挂钩关系。学习任务尽可能优秀地完成对于维持与开拓自己思想的空间尤为重要,如有余力尽可按照普遍评价体系进行竞赛、创新项目等方面的探索(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构成学习任务完成的一部分)。
大学阶段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在高中强力且单一的应试目标已经消去,大学是一个有着较为充分的时间、较少的压力与较多的精力进行自我思想构建的阶段,是进行个人人生意义、目标的反思、进行个人思想拓展、逐步形成自洽的价值体系极为有利的时机。
我们目前面临的诸多迷茫、焦虑与内卷压力都可以借由初步构建的自洽体系获得较好的舒缓与应对。此处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做好个人思想拓展尤为重要,个人的反思可能导致对于普遍评价体系之外的其他体系的接受与确立,但这种确立注定仍不完整与不成熟(且保持反思时后续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动),不可因此便放弃了对于普遍评价体系中认为重要的任务的完成,以给自己留有更多的机会与可能。
二、保持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之间的平衡
两个伦理概念不准确地引用自韦伯,此处针对的包括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两个方面,前者无需赘述,而后者,我们可能依据自身的所信奉的价值去行事,试图实现自己认可的目标,这是信念伦理的体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到自身对于行为的责任,而避免让个人美好的信念借助于错误的路径达成错误的结果。
对于事件的发声、社会塑造的尝试应当意识到,由于民族、阶层、地域、性别等诸多因素上的差别,我们个人的想法并不一定如我们所自以为的那么具有普适性,在复杂的社会运作、组织自身局限、基层资源与责任间的张力、个人诉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下,即使是数千万意见一致的声音也并不一定契合更多人的情况与心愿,在对于个人信念伦理贯彻的过程中先行了解是否存在实现的基础、他方诉求的合理所在、实际的运作情况等是进行发声与塑造的基础。
给师弟师妹的两点建议
一、保持广泛的阅读习惯:
提升个人智识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书籍、视频、音频、经历等,但是电子媒介存在的时间较为短暂,诸多曾经的智慧只能以书籍的形式保留至今,结合书籍可供反复回顾的特点,其仍然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持续的阅读与反思能够极好地维持个人想法的自洽与心态的平和,尽量宽广的阅读范围能够有助于这一效果的实现,尽量将自己的阅读范围包括社科诸类乃至自然科学,如果依循兴趣有所侧重也无不可。
二、保持“清明”:
此处指韦伯所说清明,个人目前理解为明智、思想体系的自洽。从理性所运用的演绎性质出发,“意义”是不可能被证成的,意义的确立最终依靠的是“确信”,而所能确信的价值当下一方面高度统一,另一方面又纷繁多元,将之描绘成永不停歇的诸神之争极为恰当。
在不同的价值的撕扯之间,无论个人选择何种,都极其建议获得与保持清明,维持自己的“内在一致性”,以自己自洽的体系来接受与处理外界的波动。
回顾既往的平静生活,
远方乌云中已经可见雷光,
以2012年温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的两句话与读者共勉:
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素书·正道》
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
——《为政忠告》
提示
1.本文作为带有“优秀…”字眼的连续分享中的第一篇,但个人自认为远不足以匹配这一赞誉,相较于后续分享者而言也远不如之,因此本文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
2.本文并不试图说明“某种优秀”,而更试图说明“请确立并坚持你所认可的优秀,即使今后有所变动”。
3.本文所可能造成的歧义与错谬皆是因为本人智识不足、表达不当所致,所描绘的目标并不表明本人已经做到,主要传达一点共勉与祝福。
文字来源|2018级毕业生 刘鸿杰
文案|长风新媒体工作室 李祉鑫
推送|长风新媒体工作室 吴婕颖
审核|郑益群